文章来源:http://news.ifeng.com/a/20171012/52597587_0.shtml
假發對于現在來說是全民流行的風尚,有人戴假發是為了改變造型,有人為了遮擋自己的缺點......其實不止是現在,假發在古代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。在古代關于假發的記載有不少,所謂愛美之心,人人有之,假發在古代也是一種流行。中國對假發的最早使用大約可以追溯到周朝,《詩經·鄘風·君子偕老》有鬒發如云,不屑髢也,其中鬒的意思是人工接長的頭發,即假發。但古代假發的來源很是有限,其中一種是貧賤婦女售賣自己的頭發以換取生活所需。古人賣頭發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《世說新語》里,東晉陶侃的母親為了幫兒子辦事籌錢而出售了自己的長發。還有一種就是從犯人那剝奪。髡刑,中國上古五刑之一,是一種將人發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罰,是一種恥辱刑。髡刑源于周,王族中犯宮刑者,以髡代宮,即斷長發為短發,主要流行于中國古代夏商周到東漢。在古代,人們信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,所以對頭發看得非常重,因此這個刑罰對他們來說也是殘酷無比的。不過,說到假發的來源,還有一種來源比較特別,那就是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女性經常給中原進貢頭發。唐朝時期,朝鮮女性向中國進貢的頭發最多。我們都知道唐代女子愛美,社會風氣開放,這些唐女追求高髻,但有的人自己的頭發長度和厚度有限,這也不難解釋為何當初進貢的頭發那么多了。據史書記載,中唐時大量人發從中國東北和朝鮮送至長安,其中一項用途就是用來制造假發髻,名為義髻。在當時,她們向唐朝進貢頭發,和對外貿易差不多,咸通十年,新羅進貢的頭發有兩種尺寸,一種是四尺五寸長的頭發,價值五十兩,一種是三尺五寸長的頭發,價值三百兩。但唐朝并不是免費收取這些朝鮮女子的秀發,而是會用更加值錢的東西來賞賜她們。到了后齊時期,《集異記》記載說,后齊有婦人剪掉自己頭發,而戴上更好看的假發,狀如飛鳥。為了美,她們也是很拼的。不光在中國古代,在西方文明中,被稱為perukes的假發也曾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中風靡一時。但西方長假發的起源跟梅毒有關。1580年,性病成為自黑死病以來歐洲最恐怖的疫情,當時多不勝數的梅毒患者每天都會堵滿倫敦各大醫院。由于當時沒有抗生素,大量患者出現斑片狀脫發(大概是傳說中的鬼剃頭)的癥狀。但對于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,長發是時髦的身份象征,所以為了掩飾自己的禿頭,患者開始使用馬毛、羊毛甚至別人的頭發戴在頭上,還會配以薰衣草來掩蓋氣味。(全文完)
關鍵字標籤:掉髮嚴重怎麼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