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住宅與商業土地高不可攀,連帶工業用地也「燒過頭」,讓擬開公司的企業主叫苦連天。根據商用不動產業者統計,目前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廠辦開發率已超過9成,居高不下的工業土地價格迫使企業主外移到新北市樹林、五股、土城、汐止及中和等地區,然而動輒百萬元起跳的工業土地,讓想投資設廠、購置廠辦的企業主大嘆不如歸去,紛紛打算出走到海外投資買地設廠。
小英政府剛上任,就積極推動「新南向政策」,還設置「新南向政策辦公室」,對此,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日前表示,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與推動新南向政策並不衝突,若能在東協、南亞有所作為,將可為台灣經濟創造外部的支撐力量。
林佳龍響應搶頭香
響應新政府南向政策,台中市長林佳龍更是搶頭香馬上與印尼AG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,在印尼設廠開拓精密機械等產業聚落,延伸台灣內需市場。總統蔡英文就職後,馬上推出新南向政策拚經濟,鎖定東南亞地區,希望將國內產業打進國際市場。
南向政策是199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啟動的一種外交和經濟政策,推動經濟投資往東南亞轉移,並意圖使用經濟力量擴張一些政治影響力。第一波南向投資在1993年。1994年3月,中華民國政府通過《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》,先期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越南、汶萊等7個國家,在經濟交流上得到不錯的效果。
但到李登輝政府時代後期,大陸改革開放的群聚效應大幅增強,南向政策漸漸失效;尤其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,令台商撤資不少。2010年代後,隨著大陸工資及經營成本上漲,台商又逐漸增加對東協國家的投資,南向政策再度受到重視。
就東協內需市場來說,2014年印尼、泰國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所謂「東協五國」,名目GDP已突破2兆美元,直逼四小龍(台灣、韓國、新加坡及香港)的規模;另外,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的預估,東協國家在2013至2017年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5.5%,不只已擺脫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造成的傷痛,更可望重新出發後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
為了協助台灣各個產業布局泰國,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連玉蘋今年4月曾率團前往泰國,考察當地曼谷及羅勇府汽車產業聚落,協助台灣業者尋找適合的布局地點及促進節能、自動化設備出口商機,拓展東協市場。
連玉蘋指出,經濟部已與泰國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等國建立定期產業投資合作平台,將共同推動建立台灣產業聚落,協助台商排除投資障礙,並規畫於東協各國設立Taiwan Desk,由專人提供當地產業、法律、稅務等相關投資諮詢服務。經濟部亦將持續提供資訊供廠商布局海外參考,並透過與東南亞國家洽簽,及更新投資保障協定,建構完善台商安全防護網。
旅泰台商5000多家
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顯示,台灣是泰國第三大投資來源地,旅泰台商規模有5,000多家,幾乎橫跨所有產業,東協經濟共同體(AEC)在2015年底成立,6.3億人口已經成為僅次於大陸、印度的單一消費市場,不論是產業或經濟成長,潛力無窮。
泰國台灣商會總會長劉樹添指出,投資房地產
美國房地產投資
美國海外不動產泰國位於北東協的樞杻位置,加上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和環境,台商橫跨各個產業,尤其泰國的汽機車產業發達,許多台商都成為相關車廠的供應鏈。
連玉蘋也表示,讓台灣廠商在面對東協市場時提早布局,打破以往單打獨鬥模式,以群聚集體性的策略進軍泰國,再打進東協市場,再者就是看準泰國節能和自動化的商機,台灣擁有這兩大產業的技術和設備優勢,希望在過去的既有基礎上,有更多投資交流合作的機會。
小英政府推進的新南進政策雖引起許多的爭議,贊成者認為,由政府推動經濟新方向當然是好事一樁;但反對者則覺得,台灣的錢再出去,等於是「掏空」台灣產業與資金鏈。看來一場新政府、新政策的搶錢大作戰,正要全面開打。 |